您的位置:论坛简介 | 首页

论坛简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而食品安全问题则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保障国民营养、保障国民食品安全是基础的民生问题,更是一种可稳定社会的安全体系。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营养搭配监管的实践,推动我国进一步完善营养与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创新工程。以公安部始终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各地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以食品领域为重点的打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由国资委商业饮食业发展中心、中华传统饮食与健康服务业推广管理委员会主管的《中国新农村建设先进人物年鉴》编辑委员会与中国警察网《食药打假》频道主办此次高峰论坛,拟邀有关科研院所、高校、食品生产相关企事业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单位拔冗参加,共襄实体经济加互联网环境下《健康中国2030——营养与食品安全高峰论坛》

一、  总体要求                                

  1. 指导原则: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纲领性文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法》《国民营(2017-2030 年)》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食品研究、生产、包装、运输、销售、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开展普法宣传。借助中办、国办所规定的“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相并重”的指导原则,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研究,改善我国食品安全大环境,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强烈需求,让食品安全理念根植于中国人民心中,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1. 目的和意义

本次系列论坛活动将具有以下意义:通过营养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监管制度的创新研究的研讨,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提升,加快建立高效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通过对国际、国内食品安全标准、营养标准的对比研究,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营养标准体系的建设;通过表彰一批“食安”先进企业,科研团队及个人,增强全民对食品安全问题、国民营养问题的高度关注,让一批食品生产企业在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线上线下)等环节真正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及现时义务,最终保证全民舌尖上的安全,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种族延续的历史使命。

二、    研讨主题
1.   营养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与社会共治;
2.   “优质食品标识制度”的创建及体系研究;
3.   营养与食品安全大数据结构化、网络化、功能化研究;
4.   营养与食品生产企业与互联网金融;
5.   营养与食品生产(种植,养殖等)企业怎样践行国家“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富民政策;
6.   饮食业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与企业监管安全体系的研究。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新农村建设先进人物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警察网《食药打假》

承办单位:北京明园大学食品安全学院
北京新敦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态原产地产业联盟
中国食品安全普法办公室
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
中国林促会林业生态旅游委员会
中国中医药生态产业联盟

  1. 支持单位:中国健康报、中国食品报、中国健康中心网、中国医生协会等
  2. 媒体支持单位:中央电视台、 中国警察网、人民网、新华网、广播网、农民日报、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等 

四、拟邀请单位

  1. 政府职能部门:国资委、发改委、食安委,中宣部、民政部、食药总局,农业部,质监局,扶贫办,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等。
  2. 研究院所及高校
  3. 第三方检测机构
  4. 相关企事业单位(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及设备提供商等,餐饮企业、食品检验检疫设备提供商)
  5. 金融投资机构
  6. 相关大数据企业及研究院所
  7. 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行业协会,学会
  8. 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
  9. 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学者(含院士、研究员等)

 五、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拟邀)

    1. 评审委员会:知名学者、教授、优秀企业家组成。主要负责政策把关、公正监督、评选、审核等事宜。

委员会主任:陈晓林;
副主任:贾喜言 、王非、陈月江、张观发、袁东来、孙建、钟凯;
委  员: 王泉生、谭青、张占军、曲忠义、杨军

六、参会人数:600-800人
七、会议时间:2017年12月
八、参会地点:人民大会堂(拟定)
九、论坛奖项设置

  1. 企业类奖项:
    1. 食品安全普法先进企业(100名)
    2. 食品生产企业产学研基地(50名)
    3. 2017年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百安企业(100名)
    4. 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创新奖(100名)
    5. 2017年餐饮业食品安全先进企业(50名)
  2. 个人奖项;
    1. 食品安全优秀论文奖(50名)
    2. 食品安全管理杰出贡献企业家(50名)
    3. 食品安全普法先进个人(100名)
  3. 参评对象:从事食品科研、生产、运输、销售等相关企业、社团及个人。
  4. 参评条件:
    1. 企业在2017年度,全员食品安全普法宣传教育达到三次以上;
    2. 企业设置长年专职食品安全普法机构(或专干);
    3. 企业产品符合国家、行业、团体、企业相应食品安全标准;
    4. 企业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食品安全投诉;
    5. 诚信纳税;
    6. 企业获得国家级项目的可直接入选;
    7. 近三年内获两次以上行业先进表彰(参考);
    8. 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参考)。
  5. 评选办法
    1. 本系列奖项通过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社团推荐或企业(个人)自荐等形式征集参评对象,在大会指定网站递交推荐申请材料。
    2. 通过审查合格的参评企业、个人将在组委会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示,若在公示期内发现参评企业或个人提供虚假信息,将取消其参评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参与大会相关评选。公示期为十五个工作日。
    3. 大会将组织专家集中评审,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完成评审工作(评审结果有争议,提交评审监督委员会进行复审)。
    4. 最终评审结果由大会组委会统一在官方网站上公示;评选全程接受社会监督,评选结果解释权归大会组委会。

(六)参评条件
1、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
2、个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任职单位证明、任职资格证明。
八、备注
参会表格、培训资料详见附件。

 

《健康中国2030——营业与食品安全》
高峰论坛组委会
二〇一七年九月八日